找到相关内容275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乌云漫天的印度形而上宗教学,提出了他的“无我论”“无常论”“涅盘寂静(解脱见解)”,来遏止大我或梵我(Atman or Brahman)的奥义书论者的学说。   并且为了不使学生遗忘解脱之道不离人本经验... 同时“我”的理论也告复活,一切有部居然承认有一种“假我”的存在,到了犊子部就公然承认有一不灭的轮回主体(补特迦罗)了。三法印就只剩一个涅盘寂静没有被破坏。   与一切有部针锋相对的理论到了龙树(公元...

    宋泽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147073.html
  • 阿含思想与大乘思想

    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盘寂静),凡是佛教徒皆耳熟能详,但今天我们看到了整个台湾的大乘佛教在宣扬的道理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在有名的僧人的演讲集里,他们不断地提出「我拥有无限的生命」「真我」「常、乐、我、净」「世间即涅盘」「不住涅盘」的思想。这些理论恰恰和根本佛教的阿含经思想形成了对立(也是澈底地背反),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大乘佛教的发展是相当晚期的事。它必须经过根本佛教(公元前五三○~四八六),...

    宋泽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1255781.html
  •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

    大经亦兼说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其中隐含第一义悉檀,而隐覆难知,未具法眼者不能知之。《杂阿含》中多述第一义谛,虽然偏说二乘菩提,而于其中处处隐其密意,说有如来藏--涅盘本际--中道心;亦于十二...入灭已,是有?是无?是有无?是非有无?」由是思惟故,知有涅盘本际不灭,离我离人离受想行,寂然无想﹙无觉知﹚,非三界有,亦非断灭无,由是说名中道。  然犹不能真证中道,谓仍未知未证未领受涅盘本际--第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221355319.html
  • 南怀瑾:清福最难

    他那里有这个清福呢?所以,清福最难。由此看来,涅盘翻译成寂灭,虽然包含了清福的道理,但是在表面上看来,一般人不大容易接受。  实际上涅盘是个境界,就是涅盘经里提出来的“常乐我净”的境界。也就是说,你...真我才算净土,也就是涅盘的境界。 ...

    南怀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4173701.html
  • 问:学禅会不会临终都不悟?

    绵绵不绝,功夫自然得力。得力之后,始知悟与不悟、生死与涅盘,和修行了不相关。  ...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8012580408.html
  • 会昌以前中华佛教之三大系

    详细考察,则非短时间所能奏功也。   我国佛法当以隋唐为全盛,六朝以往具体而微,五代以降缺残难堪。故会昌前后,为佛教盛衰一大枢纽。向别为净土、天台、贤首、涅盘、成实、三论、地论、摄论、俱舍、唯识、禅、律、真言之十三宗,虽涅盘归附天台,地论属隶贤首,摄论并入唯识,然就其学派系统观之,亦各互有时间之关系焉。兹特据会昌以前之宗派分三系而略述之:   一、道安重行系 晋道安法师者,佛图澄禅师之高弟也。...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3939546.html
  • 溶入一体世界:体证《心经》——解脱道与菩萨道的结合之二

    离炽焰、离烧然、流通、清凉、微妙、安稳、无病、无所有、涅盘亦如是说。◎本经事实上是二三十经的浓缩。经中所提“无为、极难见的、不动、不屈、不死、无漏、依止……安稳、无病、无所有、涅盘”这是佛陀百般设法从不同...特性之一:“涅盘寂静”,一旦落入语言、文字,很快就被头脑转变成一个哲学名相、一个概念,或规划为未来的理想世界、或变成为私人的密秘武器。◎“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若能超越自我所构筑的二元对立的世界,当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948515.html
  • 略议南北传佛教的“无宗派运动”

    生灭的名色法。所谓无为法,是超越缘起的涅盘法。   部派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为了解释业力的轮转,在刹那生灭的缘起法之后更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说。有学者就依言取执,便有了法执。为了批评这增益的法执,...南传的概念法相当。所谓依他起性,正好与南传的缘起法相当。所谓圆成实性,正好与南传的涅盘法相当。从修行角度而言,破遍计所执,再观依他起性,“先知法住智,后知涅盘智”,从而进入圆成实性。这在南传佛教中,讲得...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4295613.html
  • 法念处戊、四圣谛

    『这是导致苦息灭的修行方法。』」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比丘舍弃爱欲,如实地了知三界中的一切行法都是苦,如实地了知造成苦生起的过去因,如实地了知苦与苦因的灭尽为涅盘,及如实地了知透视苦、舍弃苦因、证悟涅盘的圣道。  一、苦谛(dukkhasacca)  「诸比丘,何谓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什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549343.html
  • 中观之学

    事物才能彰显空的存在。故性空不坏缘起,缘起不碍性空。  从这种缘起论出发,龙树认为世界一切都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人与人,人与物也是互相联系的,人不能看成是个体,而应看成是整体。所以在趋向涅盘宗教实践中,不是要一个人的单独行动,而是要全体行动起来。在缘起的条件下,单独趋向自度是不可能的,要自度度他。为此龙树反对小乘佛学以无余涅盘当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提出了“实相涅盘”说。他在《中论?观涅盘品》中云:...

    王路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35165189.html